电镀废水破氰处理

电镀废水的来源一般为:(1)镀件清洗水;(2)废电镀液;(3)其他废水,包括冲刷车间地面,刷洗极板洗水,通风设备冷凝水,以及由于镀槽渗漏或操作管理不当造成的 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的各种槽液和排水;(4)设备冷却水,冷却水在使用过程中除温度升高以外,未受到污染。电镀废水的水质、水量与电镀生产的工艺条件、生产负荷、操作管理与用水方式等因素有关。电镀废水的水质复杂,成分不易控制,其中含有铬、镉、镍、铜、锌、金、银等重金属离子和氰化物等,有些属于致癌、致畸、致突变的剧毒物质。

工艺说明

该工艺原理是废水在微碱性(pH9-10)条件下,利用破氰剂(不含氯)产生的催化转化作用把氰化物分解(破坏)成氮气<N2>和二氧化碳<CO2>从而去除氰化物,处理过程只需一个阶段即可单独完成破氰。
具体处理工艺:先投加碱(石灰或片碱)将含氰废水调至pH值9-10,接着投加破氰剂CP-98,破氰过程控制pH值9.0~10.0,曝气或机械搅拌30-45分钟,鉴于本次选用破氰剂(不含氯)本身不具备絮凝作用,需要PAC或FeSO4辅助絮凝,最后投加2-5ppm聚丙烯酰胺(PAM)进行絮凝沉淀。
我司专项开发的破氰剂(不含氯)的产品属性为催化剂,广泛应用在含氰废水处理(包括络合状态氰化物),出水不存在余氯等问题,处理出水稳定性好,污泥量少,操作便捷,只需一个阶段(一级催化)即可实现常规含氯法两级工艺破氰的效果。

破氰剂(不含氯)投加量:

1)电镀、选金行业含氰废水:原水浓度总氰化物浓度的4-6倍;
2)农药等化工含氰废水:原水浓度总氰化物浓度的6-10倍;

使用注意事项:

1)搅拌方式要求采用穿孔曝气或机械搅拌。
2)整个破氰期间pH值控制在9-10,可通过在线pH检测装置联动自动加药装置自动投加石灰/碱控制pH值在9-10。

产品优势

1)处理工艺简易,只需一段破氰工艺且只投加一种破氰药剂即可完成破氰。
2)破氰效果好,同时能去除各种重金属,处理出水总氰化物能稳定在01~0.2mg/L以下。
3)能有效解决镍氰、铬氰、锌氰和铜氰等络合物。
4)比传统的漂水(次氯酸钠)破氰处理成本要低。
5)破氰反应时间短,整个周期只需35~40分钟,大大节省能耗。
6)破氰剂(不含氯)为固体粉末状,运输与储存方便;产品环保、安全(能规避安全事故发生),储存时间可达180天以上。

包装方式和用法

(一) 包装方式
该产品外以编织袋,内以聚乙烯薄膜双层包装,每袋净重25kg/50kg。
(二) 使用方法
1)可将本品按10%配成溶液进行投加或直接投加干粉。
2)如采取将本品稀释成的溶液建议采用机械搅拌。

安全技术说明

破氰剂(不含氯)系列产品属非危险品,无毒,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库内,防止日晒雨淋, 本品溶于水、不燃,不具腐蚀性。